·展览内容 5000年中国丝绸精品展
·展览地点 布拉格国家博物馆
·展览时间 2006年5月30日至7月31日
·主办单位 捷克共和国文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捷克共和国大使馆
中国是养蚕、织绸最早的国家,具有5000多年的丝绸历史。正是丝绸搭起了中国和欧洲的桥梁,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文化和经济交流的标志。丝绸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今天,有什么样的东方丝绸神秘会带到捷克这个美丽的国度呢? 此次展览共展出丝绸展品140多件/套,大多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,其中有 80件中国古代的丝绸文物,都是经过精选的极为珍贵和罕见的,可以说浓缩了古老的中华丝绸文化的发展史。另外,还有60余件/套是织机模型和现代丝绸锦绣,其中一批精美的刺绣工艺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供。
本次展览分三大部分:
第一部分:首先看到是丝绸之路图,通过陆地丝绸之路,海上丝绸之路,草原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丝绸的介绍,知道中国和欧洲怎样联起来的。然后通过中国丝绸年表,理出五千多年丝绸发展的脉络;再介绍中国丝绸历史文化和丝织工艺,通过一组丝绸织机模型,从原始腰机、踏板织机、斜织机到织出花纹的提花机,讲述中国古人织制美丽丝绸的故事。你还将会看到出土于中国浙江的五千多年前的原始织机部件和丝线,通过这两件五千多年前的宝物,让人们了解中国人的祖先在那时就已栽桑养蚕织绸,中华文明历史悠久。
第二部分:展示从先秦开始至20世纪40年代的丝绸文物。有著名的汉代人(206BC-220AD)神往仙景的云气动物纹锦,在烟云如山的自然景色中奔跑着动物,并把美好的祝愿用汉字织入丝绸中。一幅“延年益寿长葆子孙”锦,把人们对天上世界的向往和人间后代的期望,用五彩丝线表达了出来。有受西域文化影响的北朝(386-581AD)“波斯锦”,图案有大象、骆驼、翼马、狮子和狩猎骑士,颜色往往有五至七色,西域的珍禽奇兽,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神祇,构成了公元五世纪至九世纪的丝绸主要题材。其中一件绞缬绢衣,是公元5-6世纪服饰中保存相当完好的一件,此件用手工扎染的工艺染出散点纹样,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丝绸技术和服装款式,有比较高的价值。还有唐代(618-907AD)的团窠联珠纹和宝花纹锦,这些雍容华贵的丝绸,不但反映了唐代盛世的面貌,也说明了丝绸技术发展的高水平。宋代(960-1279AD)清秀儒雅的时代风格,也在丝绸服装中得到了体现,展品中的一套罗衣裤和罗鞋,轻薄而飘逸,罗裤短而宽的裤腿,重现了当时的服饰时尚。十九世纪以后的丝绸和服装,都是传世物,色彩绚丽,绣工精美,黄色的龙袍衣料、大红色的花卉绣衣、绿色的刺绣女服、形体优美、制作精良的旗袍,丰富多彩,美仑美奂。
第三部分:进入21世纪,电脑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,使得数码丝织技术应运而生。织锦刺绣是丝绸中最为华丽的一章。利用计算机分色处理和组织设计,并通过电子提花龙头与新型剑杆织机织制的数码彩色像锦,图案更加逼真,色彩表现更丰富。在传统印染工艺的基础上,结合当代高新技术,设计开发的丝绸蜡扎染画、丝绸印染画和数码喷墨印花,使丝绸更具有观赏性。手绘和刺绣工艺也日臻完善,刺绣针法不断创新。此次展出的几十幅像景、刺绣作品,将带给人们美的享受。
中国代表团还带来了一场服装模特表演,开幕式上以及开幕后的3天里,6位从东方丝国来的漂亮姑娘,在展览会现场,向大家表演从汉代(206BC-220AD)直到现在,中国人服装穿着的情景,重现5000年中国丝绸的美好时光。一位刺绣工艺师也将现场演示高超的刺绣技艺。
同时,还有中国的纺织品专家在展览现场接受媒体和观众的采访(英语)。
五千年来,衣锦环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相信通过此次展览,能促进中捷两国的文化交流,让捷克人民能更多地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。